別用常理判斷「她」喜不喜歡你

前幾天,有兩個好友來我們家作客,我估且稱他們為甲和乙好了。甲、乙兩位都是我很要好的女性友人,他們彼此間的感情也很好,但他們卻是兩個極端值。
 
甲是一個非常大喇喇的女生,乙卻是一個非常容易在乎別人感受、特別細心貼心的人。
 
那天吃飯的時候,我們剛好聊到朋友的界定。甲覺得自己很久以前就乙很熟了,但乙卻覺得沒有。我問甲:「為什麼你覺得你們很熟?」甲說:「因為她都很快就回我訊息啊!」我說:「喔,那你們一定不熟。」甲露出了驚訝的表情,問乙說:「是這樣嗎?」
 
因為乙是一個非常在乎別人感受的人,所以面對不熟的人,她會很快地回覆對方訊息,以避免對方誤會自己,進而討厭自己。但甲是一個比較我行我素的人,對她而言,她想回的人她才會回,不想回就不理對方。正因為這兩種完全相反的想法,造成了雙方誤會了彼此的關係。
 
我說:「乙如果會已讀不回你,就表示她真的有把你當朋友,因為她很怕被討厭。她每次跟我聊天聊一聊,人就不見了,然後等她想出現的時候才會再自己出現,不僅每次都已讀不回我,而且再出現時也完全不理會我上次說了什麼。」甲說:「這也太失禮了吧?!」乙說:「因為知道自己不會被討厭,所以可以放心的失禮。」甲說:「幹!那我前幾天還很傷心的跟亞瑟說你都已讀不回我,其實我應該感到開心嗎?」
 
上述就是一個典型的「用自己去想別人」的例子。我們常在感情以及人際關係中,犯下這樣的錯誤:「我都會怎樣,所以對方應該也是怎樣。」甚至是一昧地往自己所想的方向去揣測對方的心思,這些行為都會造成偏誤。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不僅成長的環境不同、教育不同、個性不同,連經驗也不同,所以我們不能用我們自己怎麼想的,去斷定別人的意思。判斷別人的方式,應該是由這人平常的行為舉止以及個性,來評估對方是否與平常有所不同?不同在哪?為什麼不同?
 
前幾天講座的時候,正好跟學生講到如何評估對方對你的好感度,其中有一點是距離測試。很多人都會認為,女生跟自己靠得很近,或是有肢體接觸,就表示女生喜歡自己,其實不完全是這樣。如果對方是一個平常就都跟異性勾肩搭背、完全不介意肢體接觸的人,充其量只能解釋為不討厭你,但要說上喜歡你,可能還需要更多的依據。但如果這類型的女生,跟所有人都能肢體接觸,只有跟你保持距離,甚至在眾人面對不太理你、把你當空氣,私下的聯絡互動卻仍然熱絡,這種十之八九就有戲了。
正常不正常
 
一個人面對你跟面對其它人都一樣,就叫作「正常」,正常的意思就是普通,可能不討厭也不特別喜歡,所以我們要觀察的是「異常」。異常就是跟平常不一樣,異常代表的就是一種徵兆,例如昆蟲動物倉皇逃命的時候,我們就知道有什麼天災要來臨。在兩性關係中,「異常」不是討厭就是喜歡,甚至對方可能自己都沒有察覺到心裡的情感,但已經開始不自覺地有不同的反應。
 
任何偏離對方「正常」狀態下的行為舉止,都是必須留意的重要資訊,男生常在相處之中,只想注意到對方友好的訊號,卻忽略了大量自己視為「危險」的訊號指標。戀愛是兩個人的事,所以不論何時,對方的狀況將是我們制定策略最重要的歸依,不管正面負面,都將之完全記錄下來,才能最完整的判斷。
 
BY 亞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