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常聽到:「我是為你好」嗎?

「不要去控制別人」,這是對我人生非常重要的一句話。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育著「如何控制別人」,不管是父母對子女的控制、業務對客戶的說服、老師對學生的灌輸、輿論對群眾的壓力、情侶之間的要求…沒有一項不是在控制別人,不管動機為何,我們往往都希望別人照著我們的所求所想行動。
 
這樣的思想,讓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變得越來越多摩擦,仔細聆聽別人變成了一件困難的事,每個人都在想著要怎麼控制別人,卻沒有人想著要了解別人,甚至了解變成是為了控制而存在。「控制」的思考模式,讓我們忽略了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利。
 
「別人的幸福長得跟你不一樣」,這是我經常說的話,但現實卻是我們常常打著「為你好」的旗幟行「為我好」之實,這讓我們的生活充滿了對立。換句話說,只要控制不存在,那對立就不會產生。當你根本不想控制一個人的言行舉止與思想時,你根本無法與之對立。
 
不知不覺間,因為想要控制,我們的言談充滿了自我的目的,而少了接納別人的心胸。的確,我們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意圖,但這不代表我們應該要將意圖加諸在別人身上,每個人仍然保有自我選擇的權利。
 
「控制」延伸出來的課題,則是「界線」與「選擇」。「控制」讓我們忽略了人與人之間該有的獨立界線,我們略過了別人的選擇權,企圖讓對方下某一個對我們有利(我們極有可能包裝成是對局勢或對方有利)的決定。
 
當「界線」不明確時,「責任」就跟著混淆。不論是控制者還是被控制者,只要我們將選擇權轉移時,意味著我們的責任歸屬開始不明確。試想,你一定有聽人說過:「當初就是我媽叫我唸這個科系/做這個工作,其實我是想要做別的…」,這就是責任歸屬的不明確。被控制者將責任轉移到控制者身上,而控制者則必須承擔控制後的一切成敗,但事實上,這仍舊是被控制者的責任,因為他應該要明白自己必須為自己的選擇所帶來的後果負上全責。
 
控制者將被控制者當作自己的所有物,例如:我的小孩、我的伴侶、我的學生、我的客戶,而被控制者則將自我的責任轉嫁到控制者身上,諸如:誰叫我做的、誰說這樣比較好、我聽誰說的…這些都在在體現出了界線不明確的狀況。
 
不管我們的心理機制怎麼運作,即便控制所帶來的安全感或責任轉嫁所帶來的輕鬆感確實讓我們在當下好過一點,別忘了你的人生還是你的、他的人生還是他的,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沒有人能替另一個人過他的人生,或許你可以將責任歸咎於他人或時勢,但最後承擔結果的人還是你;或許你可以控制別人一時按照你的意思去做,但不會有人永遠屈服於你,他終會為自己的選擇付上代價,而你得變成他代價的代罪羔羊。
 
通常,我們想控制的對象都是我們最關切的人,或許是你的子女、情人、好朋友、學生、喜歡的人,我們認為愛就是要讓對方往某個會讓他更好的方向前進,例如:讀書、存錢、成長,這的確是一番美意,但或許它不是那麼健全的愛。
 
我曾在文章裡提過:「愛的一種定義是,尊重對方做出任何決定,即便那並不符合你的期待。」,我們可以陪伴、提醒、分享,但最終做出抉擇的、承擔後果的,仍舊是那個人。
 
別再假藉著「義務」、「愛」的名義去控制別人了,那只會讓你最後落得一個關係破裂的下場,別人的人生,就讓他自己去體會。
 
「我們看不見上輩子,也摸不著下輩子,對我們來說就只有這輩子,我們唯一能求的,也就是這輩子能過得精彩。」,不論是控制或逃避,都不會讓我們真正的活在當下,控制與逃避的時間軸其實都存在於過去和未來:我控制你是為了讓你的未來更好、我逃避選擇是為了讓我不用活在現在這個痛苦的狀態。這些都不是活在當下的表現。
 
放下控制後,你才會看到現在一花一木的美好,也才能發現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By 亞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