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的心性」來自於接受一切的可能性

人喜歡美好的事物,任誰也不例外。當我們面對不美好的環境與現況時,我們往往會懷抱著希望,認為:「一切都會好轉的。」,但一切真的會好轉嗎?抑或這只是在自我安慰?
 
「希望」這個詞對很多人來說代表了明亮的象徵,但「希望」真的如我們想像中的這麼美好嗎?有時候正是這個「希望」讓我們無法真的認清事實,並且願意去面對。當你對事情存有過於美好的幻想(通常我們會稱之為希望)時,就阻礙了你面對事情本質與真相的道路,「希望」讓你停滯不前,因為只要還有希望,人類就有辦法活下去。但懷抱希望在本質上,對於現況並沒有任何的助益,「希望」其實只是一種幻想,一種存在於未來時空的幻想。
 
有人會問我,到底要如何達到穩定的心性?是不是就不去看悲觀的可能,只專注於好的方向?例如被已讀不回,就不要去想對方是不是不喜歡我們,可能只是沒看到。以這個例子來說,只想著對我們有利的可能,而忽略不好的可能,並不是一個心性穩定的人的做法。心性穩定指的並不是異常的樂觀,因為壞的可能本來就存在,不會因為我們不去看它而消失。真正的穩定,指的是「接受所有好或壞的可能,並且不被影響」。真實的去看待所有可能性,才不會落入自欺的圈套之中。
 
我也曾在關係之中,明知道另一半已經出軌,仍舊不斷自我催眠、讓自己相信對方拙劣至極的謊言,我一直告訴自己:「或許是我想太多了。」,即便我的內心深處知道這一切是真的,我仍然沒有勇氣去面對「或許對方已經不再喜歡我」的事實。這樣的狀況讓我異常焦慮、容易為了一點小事大發脾氣,因為我的自我正處於極不安定的狀態。直到某一天,我決定要做些什麼,我將我的東西收拾出來,擺到另一個房間去,那時我們才攤牌。
 
攤牌的那一刻,我雖然很傷心,但我覺得好多了,一切都好多了,至少我現在知道狀況是如何,我也接受了現況,我才能去思考自己該如何面對。
 
我們不想去接受不好的可能,那只是因為我們還沒看透人性與人生的本質,人性的本質本就好壞參半,就如同人生也是苦樂參半一般。既然好壞都只有各半,我們又怎會期望只有好事發生?
 
我曾經被嚴重的情緒勒索過,某個前女友只要一喝酒或不開心,就會揚言要自殺以逼迫我就範。長期這樣的生活讓我疲憊不堪,我一直很想結束,但又希望事情或許會好轉。直到某天,我喝得很醉,對方又吵著要自殺,那時候我完全沒有餘力去管她到底要死要活了,我只說了一句:「如果你真的想死,那就去吧。」,我徹底接受了最壞的可能:「有一個人可能會死在我旁邊,而我明天可能會上新聞。」,在我說完這句話後,對方停下來了。
 
我曾經盡可能避開這件事,並希望事情會自己發生轉機,我無法接受對方真的死亡的可能性,每當想到這件事或許會成真,我就感到害怕。同樣的事在我身上發生過不止一次,只是對象的不同,但每一次只要我真的鐵了心,願意接受對方死亡的可能後,我就再也不被影響。
 
我們害怕死亡,也是因為我們無法真的接受人類某一天會死亡這件事,我們理智上知道這件事,但我們的情感上卻沒有作好準備,所以我們被死亡的恐懼給籠罩。可是死亡是必定會發生的,任何人都必定會有這一天的到來,並不會因為我們逃避它、不正視它,它就從我們的生命中消失。不正視死亡只會讓我們更加恐懼,並且不斷為這件註定的事情感到擔憂,以至於無法好好活在當下。
 
關係中的任何一件事也一樣,不管是對方討厭你、對方不再喜歡你、對方愛你愛到無法自拔,這些都只是關係中的某一個可能性,不會因為你的接受與否而影響了它的存在,卻會因為你不願接受而強烈的影響到你,這也是得失心的成因。
 
簡單來說,得失心是你因為懷抱著不切實際的希望,而受到別人的影響或控制,也就是說,你把你人生的快樂決定權都綁在別人的身上,你對你的人生完全沒有控制力。當你連快不快樂都必須被決定的時候,你要怎麼好好活著?要怎麼好好進入一段關係?
 
認清別人本來就有可能不喜歡你、認清關係本來就有可能結束、認清人本來就會死亡、認清這世界本來就不是只有好事會發生、認清自己的快樂必須由自己決定、認清自己必須為自己負責、認清如果自己不做些什麼,事情根本不可能好轉。透過認清這些事、接受這些事,你才能面對這些事,你也才能活得更加真實。
 
By 亞瑟

Scroll to top